宋代才子的經典詩作,正讀反讀都工精語真,20個字驚艷了后人

回文詩是晉朝蘇蕙把詩織在布上,寄給遠方丈夫的一種詩體,正反皆可讀,共得百余首。宋時也有人仿照寫了不少,北宋的蘇軾就寫過很多回文詩,比如他的一首《記夢》這樣寫道,“空花落盡酒傾缸,日上山融雪漲紅。紅焙淺甌新火活,龍團小碾斗晴窗。”宋代另一位才子也有一首經典詩作,正讀反讀都工精語真,20個字驚艷了后人。
雨后回文宋代:劉敞綠水池光冷,青苔砌色寒。竹幽啼鳥亂,庭暗落花殘。
劉敞,字原父,宋代江西新余人。世稱公是先生,官至集賢院學士等職務。他長于《春秋》之學,擺脫了傳統束縛,開宋儒批評漢儒的先聲。劉敞一生詩文并茂,撰有《七經小傳》、《春秋權衡》等。劉敞這首《雨后回文》,被稱為回文詩。即從前向后正讀,或從后向前倒讀,均可成章的詩。
劉敞雖然沒有多少詩作流傳后世,但也不乏佳作,比如“孤宦眾人后,空名三十年,交游一時絕,詩筆四方傳。”簡潔凝練,辭情相稱。劉敞博學多才,與梅堯臣、歐陽修交往較多。他為人耿直,立朝敢言,歐陽修稱贊他無所不通。劉敞性格剛烈,為人正直,以此得罪了很多朝臣,于是他主動申請外派,皇帝也答應了他的請求,將他派到鄆州當知州。劉敞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,深受百姓愛戴,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從政經驗,同時也回避了不少煩惱。
有一天他閑來無事,就獨自出門遛彎。鄆州在山東,隋朝就設置了行政區劃,后來改為東平府。這里人杰地靈,風景秀美。詩人來到一個幽靜的去處,只見竹林茂密、鳥語花香,青山環抱、細水長流,好一派秋日勝景!詩人不禁高聲吟誦,“綠水池光冷,青苔砌色寒。”
詩人好久沒有如此開心,看來還是遠離朝堂好,沒有是非爭執,更少了很多煩惱。這里的“砌”,指臺階。這兩句是說,下過雨后,無論滿地綠水,還是長著青苔的臺階,都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。天氣寒冷,卻空氣清新,幽靜恬淡,令人心醉。
詩人早已融入了山水之間,也有些忘懷,繼續醉心地吟詩,“竹幽啼鳥亂,庭暗落花殘。”亂,這里指鳥兒的鳴叫聲高。這兩句說,在深深的竹林里,許多鳥叫得正歡,昏暗的庭院里,花已被雨打殘了。
這首詩是用兩組對聯,一二兩句互對,三四兩句互對,歌詠雨后的秋色。無論是正讀反讀,都反映的是雨后蕭條冷落的秋天景象。正讀時可以看到首句的冷,二句的寒,三句的亂,四句的殘,都用的十分貼切。倒讀時,“殘花落暗庭,亂鳥啼深竹。寒色砌苔青,冷光池水綠(綠音鹿)”,落、啼、青、綠(這里竹與綠,古代均為入聲字),又顯得同樣工精語真,不愧為經典之作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qfcxxw.com/mingrenmingyan/22925.html
相關閱讀
最新文章

最新消息
歡迎收藏